更新时间:2025-11-02 04:03:08
第一次看是用ipad,所以整部电影的影像,它的滋味和它的情怀并不如这次在电影院里所体验到的那般浓郁。理性来说,综合近两年的院线观影体验,它高于花样年华和小城之春,它不仅是杜琪峰的最佳,也是华语类型片的最佳,更是21世纪世界影坛类型片的最佳。我迫不及待的将它列入到我的华语影史十佳和世界影史百佳之一。 电影来说,我很难去局限和定义它的核心元素,抛开杜琪峰对黑泽明的致敬,我就更客观的理性去解读它作为独立影像的第二生命,因为我不想把它局限在类型片,也不想把它局限于对黑泽明的致敬。首先,拆开它的电影元素,我觉得它可以是一部以柔道竞技为核心的运动电影,也可以是一部以日本和香港黑帮文化为核心的黑帮电影,更可以是一部讲述愣头青和乐观追梦女孩的励志电影,或者是一部倾注杜琪峰个人情怀,自我表达,和炽烈情感的传记电影,当然,它还可以是一部高门槛的艺术片。尽管它并非多么晦涩难懂,但它的门槛依旧很高。 所有核心角色都各自在杜琪峰的影像和高超的调度里发挥了各自角色最深度的一种真实,这是电影导演通过演员实现艺术化塑造的区别于现实的第二个真实世界,每个演员都完美的消化了自己在这个世界里所拥有的全新的艺术生命。应采儿和郭富城这两个角色是追梦的代表,像个愣头青一样的郭富城对柔道纯粹的热爱,以及乐观但总是失败的应采儿,是整部电影里的追梦担当。一个执着于柔道挑战,一个执着于成为女明星,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恰恰代表了没天分但是努力到极致的一部分群体,所以他们的失败和励志依旧是激励性的,充满意义的,充满希望的,也是能让观众与之共情的。他们的偶然到来,改变了因为视力问题选择逃避柔道,长期被赌和酒麻痹,消极生活的古天乐,他们两者的存在,以及另外两个热爱柔道的黑帮老大角色,唤醒了古天乐对柔道的热爱与回归,并最终找回了他生命的价值。梁家辉只有三场戏,但是每一场都诠释了一个顶级男演员的修养和为角色所做的努力和准备,第一场戏出场即最佳,他的出场像是一位柔道大师附体,又像是国内最伟大男演员之一最稳定的一次发挥。他是整部作品的配角,甚至某种程度来说承担一个设定上的反派boss角色(实际上更复杂,我觉得也可以说是一种柔道精神的代表)。但就是这样定海神针版的设定,却充分的融合了杜琪峰对柔道这样一个日本电影文化核心元素的憧憬和向往,也对黑泽明的尊敬与崇拜。不晓得梁家辉这个角色是否也可以指代杜琪峰眼中黑泽明的伟大和高深。即便最后一场戏,古天乐击碎了这种巨人的伟大,击碎了这种柔道精神象征并超越了这种柔道精神。当然,这只是我发散性的一个想象,在这部作品里,输赢显然没有成为一个绝对性的目的和结果,输和赢都只是对柔道文化热爱的一部分。应采儿这个角色实际上融合了千千万万个港片女孩的同质化设定,但是杜琪峰的指导和应采儿灵性到极点的发挥,让她融合也超越了历代所有同类型的追梦女孩角色,我们从中看到的那种乐观和追梦的执着,何尝不是黑泽明艺术带给杜琪峰的激励之一,我想杜琪峰也曾经无数次的想要接近黑泽明电影的水准,但总是达不到,我不晓得应采儿这个角色的设定是否有这种投射,又或者只是一种巧合,但是我们可以发散想象力,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我们去错位和想象,构建我们的假设,让电影融入我们自己,成为我们兴趣和激情的一个环节。她总是在失败,但是她从未放弃,这种达观的心态总是鼓舞人心,也如同小时候对港影的很多失败小人物的印象,最核心的特质其实是她的乐观和执着,我觉得这个角色被她演透了,这是我会给影后的表演,我无法想象应采儿这样一个让我其实一直没什么印象的女演员,也曾经有过这么好的表演,这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和第二次看进一步加深的一个想法。 调度来说,其实杜琪峰的调度真的很统一,从他所有的电影里,都能看到他取景的方式和他的艺术形式是怎样,所以在影像和群像的拍摄里,我们看到那种高水准的衔接,那种连贯性,整体性,精妙绝伦,又极富美学价值。 最后,我想说这部作品倾注了足够的激情和热爱,以及附着了香港电影一如既往对小人物的关怀。香港演员也奉献了属于香港电影文化与黑泽明电影文化融合的这样一种真实表演,正如我一直以来对香港演员的认同和赞赏,他们表演的真实性和生活化程度,是世界影史独一档的存在。哪怕是世界影史类型片的宗师级人物,他们电影里的演员也远远达不到香港演员在类型片里的发挥程度和表演艺术的高度。这里头其实不是演员如何发挥,是长期以来香港电影对于演员训练如何做反应的这样一种长处融合到了演员在这种更艺术化的类型片里,也因此实现了与电影影像和导演艺术完美融合的一个效果。演员的存在并没有侵占电影的主体性,也没有脱离导演艺术的宏观乃至具体需要,却又从他们的发挥里与影像,与导演,完成了一种交互融合与升华。 我想,香港的演员永远值得被尊敬,不论在什么时代,他们都奉献了在我眼中最真实和生活化的表演,这是内地演员永远追不上来的表演。(说句题外话,内地演员我认为杂念真的太多了,这几乎体现在了所有内地演员的表演里头,他们还没有学会完全的放空意识,让身体完全掌控表演的呈现,其实所有表演里头最惊人的和最令人意外的,乃至最独特的,都不需要演员过度思考和控制,任何对表演过程的思考,都会错失演员的本能对于真实的反馈。) 影像 95分 整部作品我认为除开演员的表演,最惊人的其实就是我提到的一种滋味,一种情怀,而这都是通过影像来实现。杜琪峰知道每一场戏的适合而止,也知道怎么留下影像的余韵,留给观众去体味。他在类型片的创作里真的找到了电影的灵魂,而那些时而凝聚时而发散的浓郁的情怀,依旧以人为核心,那种关照,那种理解,那种激情,那种美好,真的触动人心。整部作品我认为境界最高的两场,其实还是梁家辉出现的那第一场和最后一场,而夹在中间的很多群像的创作,在杜琪峰的其他电影里,我们其实会看到更精妙的部分,比如枪火,比如放逐,这两部里头我认为有基于群像创作上,融合传统文化发挥出来的精妙,远远高于这部作品的部分。可即便如此为什么这部电影是最好的,就是这部作品有“灵魂”,杜琪峰既是电影的核心创作者,也将电影整体附着的那种精气神,挥发在了电影的整体气质和余韵里,我认为这才是类型片大师真正宝贵的艺术财产,它丰富和提高了我们电影文化的天花板,也为电影的继承和研究立下了最高的一个标准。我期待胡金铨,杜琪峰之后,华语电影诞生新的类型片大师,尽管目前连苗头都没有了。 导演 95分 杜琪峰是继胡金铨之后,华语电影最好的类型片导演,在21世纪我目前看到的类型片导演里面,我认为他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好的。只是很可惜他的电影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否则哪里轮得到什么奉俊昊?名声这个东西,真的太替换了艺术的本质,当西方对类型片的好奇转向奉俊昊的时候,他们本土好不容易建立的那种艺术修养,就像滤镜一样碎裂得一干二净。有些时候,我高估了西方类型片的传承和对他们审美的提高。终究是一群平庸之辈,在西方从欧洲到美国,主流层面一如既往,电影的艺术修养普遍性的低下,浪费了那么好的电影文化。而且我觉得更可笑的是,它们即便本土当代走出很好的类型片导演,也没有从他们的电影文化里体现这种重视,真是瞎了狗眼。 剧本95分 剧本在很多的情节,人物设计上,都随着拍摄带来了很多神来之笔,这很难具象体现为剧本的发挥,但是最终呈现在电影里,又一定是剧本的功劳。杜琪峰还是有能力将剧本推高到高于文本的这样的能力,而我一直表示电影剧本有时候并不重要,乃至并不存在,这其实就依赖于导演和整个创作团队的发挥和创造力。拍电影必须超越剧本,也必须有灵光加持,就如同应采儿抢钱那场戏,它整体的灵光是剧本写不出来的,因为这种人物情节发展需要依赖于行为和演员本身的这种灵性,才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文字这种形容里很难发挥到这个程度。这也是影像,导演,演员,创作团队多者精妙的一些协作。我希望我们当下的电影也有这种能力去超越文本来创作,去寻找灵光和一些独特性,去捕获影像带来的另一种叙事可能性,那本该是电影并不存在的剧本应该完成的职责。剧本永远只是一个框架,其中的具体情景,我们需要整个以摄影,导演和演员为核心创作团队投入全身心去创造和丰富。 表演100分 我无话可说,每个演员无论主配角,我认为在导演艺术之下,配合影像的创造,都发挥到了这个创作空间内的极致。恭喜这些演员,无论主配角,你们都拥有了一部值得骄傲的代表作。每个演员我都极其欣赏,极其尊重,极其的伟大,你们的表演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极强的生活气息,极高的灵性,极具生命乃至赋予角色一定阶段和灵魂的表演。也恭喜梁家辉,我认为他出场这段,是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最佳,一个仅有三场戏的配角,为自己带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代表性角色。这种层次极高的表演,我觉得真的需要国内的后辈演员们多去琢磨琢磨。为什么这样面无表情,也不能说是绝对的平静,他就与影像融合在了一起,在一种动态化的影像里呈现一个人物的“定”。或许这么形容,这场表演复杂的地方在于无法用文字描述,他既不仅是简单的气定神闲,也不仅是去担当一场混乱的打戏后成为一个定海神针般的角色和功能。梁家辉坐在椅子上,很静,很淡,其实没有表情,但是又胸有成竹,很难形容。我认为这才是演员能够达到的一种最高的表演可能之一,我其实无法形容他具体做到了什么,总之,他做到了全部,也没办法更好了。只是一个状态,一种姿态,一个表情,人物就彻底的活过来了,我惊讶,佩服,五体投地,这就是神一样的表演。梁家辉还在拍戏,希望中国的导演们都珍惜这个机会,我们国内出一个有无限可能的伟大男演员,真的太难了,我想看到他更多的,更高的可能性。 创新95分 作品分96分 内容系数0.95 影史分91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先看完韩版再来补看法国原版
下一篇:第一次看剧看到迷茫,虚脱...
十二封信和唐亦尋,走不出的九月
暴风眼中的共生与觉醒
4年后再看《新·福音戰士 劇場版 終》 :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观后随笔
李莲花不需要可怜。
有触动,有惊喜,也有一点吐槽
论如何在虚拟作品之外获取与其之中一样的庇护
Debris Documentar (2012)
宁受万箭穿心,不斩心中之道
身处台风眼的女性们
从王权富贵的寻心问道之旅,看人的三次觉醒。我们能从王权富贵的强者叙事中学到什么?
这场因父亲病危仓促开启的家庭重逢,终究成了一场穿越几十年误解、直面两代人伤痕的和解跋涉。
第一次看剧看到迷茫,虚脱...
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
先看完韩版再来补看法国原版
亲子关系
勉强能看,超出我对国产惊悚片的预期
时间的灰烬
想要认识爱情,你得看看《春逝》
同为华夏人,该骂就得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