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1-01 04:02:26
(08/黑泽清) 我至今为止在影像上最喜欢的一部黑泽清。
这部把令人着迷的诡异的不真实感做到了极致,空洞、不安、未知、无解。末日沙尘中的城市、悄无声息的荒芜,突现的尸体、3D建模的伪人、无尽循环的白色楼梯、溢水之室和根本不存在的手枪。恐怖源于认知的瓦解,源于我们对世界确定性和信任的崩塌。
而贯穿文本始末的“蛇颈龙”不仅仅是玩伴溺亡的个人创伤,更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期被牺牲和遗忘的“乡村怨灵”。男主镜像转移到女主身上的痛苦和执念,正是城市精英阶层对繁荣根基的原罪感。
但黑泽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这些看似宏大和尖锐的社会议题,都被他内化、压缩、蒸馏成了主角精神世界里一只具体的幽灵,让观众沉浸于这个爱与救赎的悬疑故事里,那些复杂的债情,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一样,在人物潜意识中缓缓显影。倘若没有前半段人物互文的铺陈,就没有结尾在亲密关系的呼唤中惊醒和回归的力度。
对小叙事的转向和向下救赎的聚焦,是只有战败国才会有的思考与存在之路。这正是日本战后艺术最震撼的力量所在:在现代化梦魇中,在废墟之上,我们明白人类情感的庞大、复杂、扭曲和不朽,却依旧坚定地选择活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即兴谋杀》,击碎阴暗的复仇
精品创作如何诠释山东的“山河与人心”
